再谈泊松分布与指数分布

问题背景 本问题来源于实际问题,社交平台设计上为了保证回复帖的并发一致性,需要在回复帖前获取楼层的分布式锁,获取分布式锁的可以有资格修改存在Redis中的楼层数。目前逻辑是,如果竞争分布式锁失败,那么会直接报错,用户感知发帖失败。现在怀疑该设计会使得错误率随着QPS的提升有显著提升。本文从该问题出发,使用泊松分布与指数分布作为基本模型,探讨系统性能随容量变化的趋势。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问题描述如下。现有一社交平台,用户会有以下操作: 1. 发主题帖 2. 回复主题帖 存在如下碰撞可能,某一主题帖如果没有任何回复内容,在时间\( t_q\)内被至少一个用户回复,会发生碰撞。现已知每日主题帖的数量为\( Pst\),每日回复主题帖的数量为\( Rpst\),求每日发生碰撞次数的分布,并且探讨随着平台的使用量增大,碰撞概率发生变化的趋势。 用户在社交平台上针对某一主题帖进行回帖,可以看作服从泊松分布。有关泊松分布,可以参考本站先前的博客统计模拟(二)——泊松分布与二项分布模拟与统计模拟(六)——保险模型有关泊松分布的叙述。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泊松分布,如现在已知每家海底捞在高峰时段平均每小时招待150名客人,求高峰时期招待用户数量的分布。 \[ P(X(t)=k)=e^{-\lambda t}\dfrac{(\lambda t)^i}{k!} \] 其中 \( \lambda\) 为单位时间内的事件发生概率,为了求2.5小时内招待350-400名客人的概率,可以将代入参数: \[ \sum_{k=350}^{400} P(X(k)) =\sum_{k=400}^{500} \dfrac{(150 \times 2.5)^k e^{(-150 \times 2.5)}}{k!} \approx 0.8122 \] 泊松分布与指数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当前时刻开始计算,时间 t 内事件发生的概率服从指数分布。(等价于时间 t 内事件发生次数不为0) \[ P(X < t) = 1 – e^{-\lambda t} \] 在本问题中,每个主题帖每秒钟平均的回复数为\( \lambda = Rpst/86400/Pst\)。假设当前存在一个主题帖,在24h内无人回复会沉帖。那么该主题帖的状态的转移状态为: … Continue reading “再谈泊松分布与指数分布”

HyperLogLog 算法(三)—— Redis 中的 HyperLogLog

Redis 支持基于 HyperLogLog 的基数计数统计,其算法思想和前两篇提到的 Linear Counting 和 LogLog Counting 的算法类似,本篇主要分析其源码——github:antirez/redis/src/hyperloglog.c 中的代码 Header Header 总共有 16 个字节,分别为 HYLL E N/U Cardin 如下图所示: HYLL 是 4 个魔法字节,为”HYLL” E 为 1 个字节表示Dense/Sparse N/U 为未来留下的空字节,共 3 个字节 Cardin 为缓存区,8 个字节 代码实现如下: struct hllhdr { char magic[4]; /* “HYLL” */ uint8_t encoding; /* HLL_DENSE or HLL_SPARSE. */ uint8_t notused[3]; /* … Continue reading “HyperLogLog 算法(三)—— Redis 中的 HyperLogLog”

HyperLogLog 算法(二)——LogLog 与 HpyerLogLog

LogLog 算法 在上一篇 HyperLogLog 算法(一)——Bitmap 与 LinearCounting中介绍了 Linear Counting 的算法,缺点在于从渐进复杂性的角度看,空间复杂度仍为 O(Nmax),其空间利用效率依旧不高。基于 Linear Counting 算法,LogLog Counting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仅有 O(log2(log2(Nmax))),使得通过KB级内存估计数亿级别的基数成为可能。 考虑如下伯努利过程 A :不停抛掷一枚均匀硬币,出现反面则继续抛掷,出现正面则停止抛掷,抛掷出的反面次数为 \( k\) ,那么可以容易得出: \[ P_A(x=k)=(\frac{1}{2})^k \quad k=0,1,2,3,4,5,…\] 考虑如下问题 1: 进行 \( n\) 次 A 过程,每一次过程的总抛掷次数都不大于某常数 \( k_{max}\) 的概率是多少?容易得出: \[ P_1(x\leq k_{max}) = [1-(\frac{1}{2})^{k_{max}}]^n\] 进行 \( n\) 次 A 过程,至少有一次过程,其抛掷次数等于常数 \( k_{max}\) 的概率是多少?容易得出: \[ P_2(x = … Continue reading “HyperLogLog 算法(二)——LogLog 与 HpyerLogLog”

HyperLogLog 算法(一)——Bitmap 与 LinearCounting

从计数谈起 在漫长的求职刷 leetcode 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普遍的情景,但是苦于所学的语言没有封装数据结构去描述这一情景,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代码里实现。直到某一天看到关于 hyperloglog 的算法,才发现本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那就是计数的问题。 所谓计数,用来统计一个集合中出现的各个不同元素的个数,由于在 leetcode 中太普遍,以至于一时间没有找到什么特别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贴在这里,但是普遍情况下使用 HashMap 实现,例如: class Counter<T>{ private HashMap<T, Integer> countMap; public Counter<T>(){ HashMap<T, Integer> countMap = new HashMap(); } public void add(T t){ countMap.put(this.get(t) + 1); } public int get(T t){ return countMap.getOrDefault(t, 0); } } 如果计数类型是正整数,还可以考虑直接用 Index 数组计数,即数组的 Index 为计数的元素,但是前提是元素不能太大。 class Counter{ private int[] countMap; public Counter(int … Continue reading “HyperLogLog 算法(一)——Bitmap 与 LinearCounting”

1 Comment so far

从变分到EM算法(二)——EM算法

  在上一篇文章讨论了泛函与变分法的一些基础数学, 仅作为数学思想引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EM算法. 极大似然原理 极大似然解决的问题是希望通过现有的采样数据, 解决模型已知但参数未知的问题, 也即希望通过采样的数据推测出模型的参数. 下面两个浅显的例子助于理解最大似然原理: 例1. 北京 11 月份降雨概率为 \(0.05\) , 7 月份降雨概率为 \(0.4\). 今天降雨了. 那么现在更有可能是 11 月还是 7 月? 答案是 7 月, 我们有 \(8/9\) 的概率认定现在是 7 月, 逻辑是自然的, 因为 7 月下雨的概率更大. 在上述题设中, 第一句是已知模型, 第二句是采样结果, 需要求出的即模型的具体的(离散)参数. 例2. 已知某地 16 岁男性身高符合正态分布, 现有随机普查某中学的 16 岁男性身高若干例: \({x_1, x_2, … , x_n}\) , 那么正态分布的均值与方差分别是多少? 这一例子没有例一那样容易解决, … Continue reading “从变分到EM算法(二)——EM算法”

从变分法到EM算法(一)——最速曲线

  本文与机器学习算法实际关联较小,仅以数学爱好作一个引子 最速曲线 一个小球沿着一个斜面下滑到某个定点, 斜面的截面是什么样的曲线时所花的时间最短? 这就是经典的最速曲线(或者称为最降曲线)的问题. 这个问题由伽利略提出, 他错误地认为答案是圆弧, 后经过牛顿和莱布尼兹等人的证明, 发现这个曲线是摆线. 谁对谁错的历史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最速曲线的提出了一类问题, 即当未知量是一个曲线(函数), 如何求某个式子的极值? 这一类问题后来演变成了泛函分析的内容, 作为现代数学的一块基石支撑着整个现代数学金碧辉煌的大厦. 变分法作为泛函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也被机器学习的算法所看中, 通过最优控制理论的神奇, 发挥了其很大的作用.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 怎么去证明这个最速曲线的解是摆线的问题呢? 古典方式证明 前人通过猜测的方法, 猜测出了曲线是摆线. 有一些证明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巧妙. 我们知道, 摆线是在坐标轴上滚动的一个圆, 其圆弧上以定点所形成的轨迹, 满足参数方程: \begin{align*} \left\{\begin{matrix} x=r(\theta-sin\theta)\\\ y=r(1-cos\theta) \end{matrix}\right. \end{align*} 而著名的费马原理认为, 光的传播遵循时间最短的规则. 例如光的在折射中遵循菲涅耳定律 \[ \dfrac{v_1}{sin\theta_1} = \dfrac{v_2}{sin\theta_2} \] 其中, \(v_1, v_2\) 分别是不同介质中的光速, \(\theta_1, \theta_2\) 分别是不同介质中的入射角与折射角. 如果我们可以把光线传播的介质想象成很多层光速不同介质的叠加, 且光的速度满足小球下落的规律, 即离出发点垂直距离为 \(s\) … Continue reading “从变分法到EM算法(一)——最速曲线”

统计模拟(七)——股票期权模型

    本文为第一系列的原创文章之七, 目的在于总结“Simulation” -Sheldon M.Ross一书中出现的模拟随机变量的方法.   Random Walk Model   在股票市场中, 有一种非常经典的模型模拟股票的变动, 称为随机漫步模型 (Random Walk Model), 认为一定时间内股票价格的变化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随机漫步模型基于的理论是有效市场理论, 即对所有交易者而言, 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可获得的, 当前的价格已经充分消化了市场所有信息, 同时价格会对新信息快速做出反应. 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或者随机漫步模型的正确与否, 此处不做过多的讨论. 在本模型中, 给出对数级别的股价的随机漫步模型的公式:   \(S_n\) 表示第 \(n\) 天收盘时的股价 \[ S_n = S_0\ e^{X_1+…+X_n} \] 其中, \(X_1\) , \(X_2\) , … , \(X_n\) 是服从均值为 \(\mu\) , 方差为 \(\sigma^2\) 的正态分布序列. 这个模型假设股价每天都以固定的比例上涨或者下跌. … Continue reading “统计模拟(七)——股票期权模型”

统计模拟(六)——保险模型

    本文为第一系列的原创文章之六, 目的在于总结“Simulation” -Sheldon M.Ross一书中出现的模拟随机变量的方法.      在介绍了诸多的随机变量与模拟方法之后, 接下来介绍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保险模型, 并对这个模型尝试进行模拟.   Poisson Distribution and Poisson Process   在介绍保险模型前, 首先需要介绍的是泊松过程.    在本系列文章之二 泊松分布与二项分布模拟 中介绍了泊松分布, 其表达式为: \[p_i = P(x=i)=e^{-\lambda}\dfrac{\lambda^i}{i!}, \quad i=0,1,2,…\]   泊松分布中并没有与时间相关的参数, 事实上, 离散或者连续的随机变量都与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事件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 (而考察的概率可以认为是从宇宙大爆炸到宇宙热寂这段时间的概率).     泊松分布中, 唯一需要确定的参数只有 \(\lambda\) . 在 泊松分布与二项分布模拟 中提到, 二项分布 \(\lambda\) 当 \(n\) 趋近于无穷大时, 二项分布近似为泊松分布, 而 \(\lambda = … Continue reading “统计模拟(六)——保险模型”

1 Comment so far

统计模拟(五)——耦合算子

本文为第一系列的原创文章之五, 目的在于总结“Simulation” -Sheldon M.Ross一书中出现的模拟随机变量的方法. Copula 有关 Copula 的内容, 本书中介绍的不多. 在这里, 也仅仅只是对Copula以及其数学内容, 进行比较简单介绍. 类似于回归等方法, 当我们仅仅知道多个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以及他们的相关系数时,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合适的 Copula 算子去模拟其联合分布. 这种模拟是不精确的, 是一种猜的过程, 但是会有其能发挥的作用. 以二维的 Copula 为例, 上述语言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 已知 \(X\) 和 \(Y\) 的边缘分布 \(F\) 和 \(G\) : \begin{align*}P(X\leq x)&=F(x)\\\ P(Y\leq y)&=G(y)\end{align*} 根据已知的 \(X\) 和 \(Y\) 的相关知识, 找到合适的 \(C(x,\ y)\) , 使得 \[H(x,\ y) = C(F(x),\ G(y))\] 而 \(C(x,\ y)\) … Continue reading “统计模拟(五)——耦合算子”

统计模拟(四)——多维正态分布与乔列斯基分解

本文为第一系列的原创文章之四, 目的在于总结“Simulation” -Sheldon M.Ross一书中出现的模拟随机变量的方法. Mult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 在上一篇文章中, Box-Muller 生成了一个二维的正态分布 \(X\) 与 \(Y\) , 二者相互独立, 但如果想要生成有相关性的多维(二维以及以上)变量, Box-Muller变换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在数学中, 假设向量 \(\overrightarrow{Z}=(Z_1,Z_2,Z_3,…,Z_m)^T\) 独立同分布于标准正态分布, 如果对于矩阵 \(A_{i\times j},\quad i=1,2,3,…,n,\quad j=1,2,3,…m\)与向量 \(\overrightarrow{\mu}=(\mu_1,\mu_2,\mu_3,…,\mu_n)^T\) 有: \[ \overrightarrow{X}=A\overrightarrow{Z}+\overrightarrow{\mu} \] 那么我们认为向量 \(\overrightarrow{X}=(X_1,X_2,X_3,…,X_n)^T\) 服从多维正态分布. 很明显易得: 向量 \(\overrightarrow{X}\) 的均值为 \(\overrightarrow{\mu}\) , 其协方差为 \begin{align*} Cov(X_i,\ X_j)&=Cov(\sum_{k=1}^{m} a_{ik}Z_k,\ \sum_{r=1}^{m} a_{jr}Z_r)\\\\ &=\sum_{k=1}^{m} \sum_{r=1}^{m} Cov(a_{ik}Z_k,\ a_{jr}Z_r))\\\ &=\sum_{k=1}^{m} \sum_{r=1}^{m} a_{ik} a_{jr} … Continue reading “统计模拟(四)——多维正态分布与乔列斯基分解”